首页 首页>魏氏新闻

文史专家张克复畅谈黄河文化

2013/3/4 15:48:29发布 来源:金城魏氏网www.lzwei.com  查看 次  
兰州要在“创新区”建设中焕发异彩。这是我省著名文史专家张克复接受《兰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说的话。对于黄河文化,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中链接有“九大项目打造立体化文化景观”内容,其中就有兰州至什川、青城水上旅游的构想。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文史专家张克复畅谈黄河文化

 

九大项目打造立体化文化景观

 

 兰州和什川、青城水上旅游线路景观带建设

 

 

 

 

张克复

 

 

白塔山虹桥飞渡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推动我省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和系统性工程,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更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近日,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省地方史志协会会长、兰州市历史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张克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不仅将自己数十年对兰州文化研究的成果和盘端出,还重新诠释了兰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内在灵魂,更表达了对兰州文化在繁荣发展中如何保护、传承、展示好华夏文明的殷切希望。
      准确定位兰州文化核心城市文化繁荣迎来千年不遇的好时机

      一提起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张克复显得十分激动,言语之中更对结合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兰州文化发展寄予了厚望,他说:“这是我省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文化的繁荣兴盛带来了千年不遇的好时机。兰州地处甘肃中部,由于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古代被称作中国的陆都,长期以来也是西部座中四联的中心城市,目前也是西北五省中的大城市,人口已有360万左右。随着兰州新区的建设,兰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凸显,人口也会进一步增加,实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在甘肃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过程中,兰州应该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甘肃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他说:“在创新区工程的具体实施中,不论是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都应对兰州予以倾斜,让兰州充分发挥中心带动作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工程分为了三个版块,包括了以始祖文化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以敦煌文化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和以黄河文化为中心的兰州中心区,定位完全符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而且,一个时期以来,兰州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兰州文化特色和重点的认识也日渐统一,就是以黄河文化为主,或者说黄河文化就是兰州文化的核心内容。为此,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而对于兰州而言则必须要突出黄河文化这个特色。简单地说,黄河文化就是黄河地域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及精神观念的总和,即黄河流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涵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艺术的、民族的、宗教的、道德的、社会习俗的等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文化体系,体现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和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悠久历史孕育古老金城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存、因河而盛”

      将黄河文化定位为兰州文化的核心,这一点与张克复数十年对兰州文化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他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存、因河而盛”的文化根源,还如数家珍般重新诠释了兰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内在灵魂。

      “可以说,咱们兰州就是‘因河而生’的,黄河造就了兰州,黄河是兰州的命脉,黄河文化就是兰州文化的精神所在。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高山峡谷、大河中流造就了兰州这样的自然条件,由此也成就了兰州的文化特色。”张克复说:“大约在两、三百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的兰州周边充斥的是不相连的湖泊和水域,大约距今160万年以前,由于受到陇西造山运动的影响,兰州周边的地壳随之隆起,使得周围不相连的内陆湖泊和水域连成了一体。形成整体后的水流需要寻找一个出口,这样就逐级向下、冲开决口、形成水道后东流而去,就这样形成了黄河上游段。黄河兰州段从地质学来讲也是最先兴起的河段,所以造就了兰州高山峡谷纵列、梯级台阶错落的这样一个地貌,旧时代的白塔层峦这一景点就是由此而来。在大约旧石器时代,因为黄河兰州段已经形成,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在兰州段黄河的台地上生活了,西固区的深沟桥遗址、榆中县的垲坪沟遗址、城关区的长沟遗址这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而到了新石器时期,兰州则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地。也就是说,我们的先民从一万多年以前到四、五千年以前就在兰州段黄河两岸的台地上繁衍生息,还留下了白道坪遗址、花寨子遗址、青岗岔遗址等几十处史前文化遗址,这一点也更说明了古老兰州‘因河而生’的根源。”

      对于这一观点,张克复还从兰州历史建制方面进行了解答:“兰州的建制距今也有2226年历史,这也是兰州‘因河而生’的另一个理由。兰州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很多葫芦状的浅滩,在古代成为很多珍贵的、实用的黄河渡口,也成为黄河天险上必经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13年,秦朝大将蒙恬在西征中取得的匈奴占领地中就包括了兰州,由于那时的兰州位于黄河以南、先秦长城以北的位置,于是便首先在现在市区的东部设立了榆中县,以河为边塞将兰州城置于秦王朝的统治内,并从临洮开始沿河设立了44座县城,当时的榆中县存在了6年时间。公元前121年,汉王朝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西征,与匈奴战于皋兰山下,将兰州和河西走廊地区重新置于汉王朝的版图,先行官大行李息在今日兰州的西固,依托巍巍高山,面向滚滚黄河,筑起了一座城——金城,并依托这座城市设立了金城县。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兰州的前身,无论是榆中县还是后来的金城县,都是因为黄河渡口的重要军事地位而诞生。后来,随着黄河的变迁,城市、渡口逐渐东移,城市中心自唐代起便移到了今天的城关区,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张克复说:“兰州更是‘因河而存’的。古代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角逐的战场,众多少数民族在甘肃这一块土地上上演了无数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甘肃从东到西都可以看到是古城、堡寨遍地林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沧桑和盛衰的更替。兰州自汉金城设置以后的2226年里,无论社会经历了什么样的动荡,因为黄河留存了下来没有湮灭,并且长盛不衰的发展着,在各个政权的交替中始终受到了重视和关注。尽管历经了无数战乱,兰州在历史上始终屹立在黄河岸边。”

      他说:“兰州也是‘因河而盛’的。兰州历史上始终因为黄河而繁荣昌盛,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军事、交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很早便形成、造就了古代大兰州文化圈。公元1081年,北宋收复兰州时统计了人口,共有981口人;公元1399年,肃王从张掖迁至兰州,迎来了兰州在明清时期的大发展,开始扩建城池,建设历史文化景观,当时的人口也增至4670口人;到乾隆中期,兰州已发展为一个有着40万5千余人的大城市,在当时已堪称规模十分宏大。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1668年将甘肃的省会确定在兰州,至此兰州在事实上已成为了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可以说成为整个大西北的中心。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署也移至兰州。所以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兰州‘因河而盛’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也因此在黄河兰州段大文化圈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

      主流文化衍生多彩亚文化丝路、民族、宗教、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兰州是黄河上游文化的中心和代表地,兰州又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中心城市,还是中国陆路版图的几何中心城市,因此在张克复心中黄河文化也是兰州的灵魂,更是兰州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认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兰州被称为‘黄河之都’,兰州黄河文化的发达和内涵丰富,不仅使得兰州这座城市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也使其在其他方面体现出丰富的亚文化表现形式。”

      张克复说:“这些亚文化也是因主流文化——黄河文化而起、而分的,首先需要说的便是丝绸之路文化。兰州地处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和黄河通道的交汇点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塞、重镇,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段经过甘肃全境,其南道、北道、中道都汇总到兰州来,中西的商贸交通和宗教传播都和兰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黄河文化的存在,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因此从丝路文化还衍生出了交通文化、渡口文化、桥梁文化、军事文化,且都表现得非常丰厚。兰州从大金城范围内的渡口、桥梁以及一些军事遗址也非常丰富。丝路文化在兰州表现形式的丰富,可以看出是源自黄河文化。”

      他还说:“在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大地上,成为古代少数民族融合、交汇的重要场所,也代表了中央政权和草原民族地方政权、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更因此诞生了另一种特色鲜明的兰州亚文化——多元民族文化。以兰州为中心的陇右地区先后存在过匈奴、乌孙、羌、鲜卑、卢水、吐蕃等丰富的少数民族,经数百年此消彼长,或融合于汉族,或远徙他方,代之以新兴民族不断出现。直到今天,仍有汉、回、满、蒙、藏、土、东乡等38个民族在这块热土上生息、劳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论是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族建筑、衣着饮食还是社会风尚、文学艺术乃至节日庆典,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兰州的多元民族特色文化,并由此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极为丰富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

      千百年积淀凝聚深厚、多彩文化“创新区”建设将撒“文化明珠”遍金城

      悠久的历史,必然积淀出丰厚的文化,兰州各族人民创造并留存了丰富多彩且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兰州现有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41处,市级保护单位15处,县级保护单位101处,其他文物点800余处。在可移动文物中,有市、县馆藏文物1.8万件(套),省及其他馆藏文物10余万件(套)。此外,兰州还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位列首批国家级保护名录,10项列入首批省级保护名录,40项列入市级保护名录,包括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7大门类。还有近代工业遗产146处(件)。

      张克复说:“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涵盖了自旧石器时代至中华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朝代,无论是彩绘鲜艳的彩陶、造型秀美的稀罕铜马车、宏富精妙的《淳化阁帖》、简远雄迈的《金城揽胜图》,也无论是威严的鲁土司衙门、幽邃的肃王墓群、雄壮的黄河铁桥、奇特的白塔寺塔,还是震天撼地的太平鼓、劈波斩浪的羊皮筏子、出神入化的刻葫芦、清雅生动的鼓子词,都见证着兰州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

      采访的最后,他感慨地说:“可以说,千百年来兰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独具的历史文化,是未来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我们兰州自己的优势。我相信,这些优势都将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成为当代兰州人心中无与伦比的骄傲。”

 

      专家推荐:

      9大项目打造立体化文化景观

      “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打造重点文化景观,把兰州建设成大美‘黄河之都’。”在多年来对兰州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张克复不仅仅埋头追根溯源全面摸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更立足本土文化特色深入了解了全市各地的项目建设,经过对兰州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所具有优势的全面分析、定位后,经过精心挑选他推荐了9大优势项目,希望能够利用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对兰州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景观建设和包装,把兰州建设成具有宏大文化气象和独特地域品质的“黄河之都”。

      项目一:

      黄河楼和文化景区建设

      推荐理由: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上游文化的中心地和代表地,称作“黄河之都”,应该有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即临河依水建造一座气势恢宏的黄河楼,展示甘肃和兰州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符号化、实体化、情景化的方式,把黄河文化和甘肃悠远的历史人文底蕴转换为可见、可感、可知的实体化存在。同时,还将围绕该项目依河两翼延伸打造黄河文化长廊,通过诗词、书法、雕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龙文化、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在修建的同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项目二:

      九州台大禹文化园建设

      推荐理由:传说中大禹治水的中心地就在甘肃,根据史书记载他一生治水九条,其中六条在甘肃或发端于甘肃,而首先治理的便是黄河。相传在治理黄河上游的过程中间,大禹曾登九州台查看水势,规划九州,疏导兰州盆地的河水东去,九州台也因此而得名。因为水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九州台上修建大禹文化园来表现、弘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建成后将与白塔山构成一体,形成宏大的北山文化景观带。

      项目三:

      “大兰山”景区开发建设

      推荐理由:兰山以皋兰山得名,雄屹在兰州城南,人文历史悠久,拥有着丰厚的史前文化遗存、汉唐文化遗存、明清文化遗存和军事文化遗存。皋兰山又是兰州得名的缘由,所以说兰州既有北国雄壮的风采又有兰草的雅致,既是金城汤池也是黄河之都,在古代是非常宜居的山水城市。而且,“大兰山”景区建成后将与五泉山结合,构成兰州南山文化景观带。

      项目四:

      兰州和什川、青城水上旅游线路景观带建设

      推荐理由:兰州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东部的金崖镇、青城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什川镇为国家级生态文化古镇,是兰州的骄傲,也是兰州黄河文化的表现地。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兰州至青城之间的黄河沿岸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因此,建设兰州到青城的水上旅游航线,可以形成一条绝佳的水上旅游文化景观带。

      项目五:

      五泉山、白塔山历史文化内涵的恢复和园区提升

      推荐理由:五泉山、白塔山古迹众多,文化内涵丰厚,是兰州历史文化集中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弘扬陇人精神的重要场所,恢复后将可以重现其历史风貌。

      项目六:

      黄河母亲文化园的建设

      推荐理由:黄河母亲文化公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既是以创新现代设计理念打造,旨在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现代旅游文化的新举措,也是为“生态文明,美丽兰州”创建一个全新的文化产业典范。建成后,这个省内唯一、国内一流的文化主题公园必将极大地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增强社会向心力和精神凝聚力,使兰州成为黄河流域一颗闪亮的城市明珠。

      项目七:

      安宁区“天斧沙宫”民族宗教文化园区建设

      推荐理由:安宁区“天斧沙宫”也是具有西部地貌和黄河流域地貌特征的自然园区,具有神秘性和奇特性。民族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点部分,在兰州地区修建一个体现黄河文化的民族风情园,同时以其为主用多种手段整合、展现甘肃境内丰富的石窟文化,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将使其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游览区和宗教文化的研究区。

      项目八:

      永登县猪驮山、红城子、青龙山、引大入秦、连城土司衙门、吐鲁沟文化旅游建设

      推荐理由:从兰州到吐鲁沟之间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吐鲁沟有九寨之幽、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具有开发旅游条件。着力打造这一条旅游线路,将形成一条假日旅游、休闲旅游的重要景观带,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项目九:

      榆中县肃王墓保护开发及肃王墓到兴隆山旅游文化线路建设

      推荐理由:明肃王墓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实属罕见,被人们誉称为兰州的“十三陵”,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李超 赵万山 文/图

 

© 2013-2023 金城魏氏网 备案号:陇ICP备16002082号-1   网站维护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