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魏氏新闻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出版

2013/4/12 19:02:59发布 来源:金城魏氏网www.lzwei.com  查看 次  
近日,作为百年来首部以文字记述、诠释古镇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的一部作品,刚刚完成编撰后出版发行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更多专家、学者的目光聚焦到青城。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 打造黄河第一古镇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在文化滋养中诞生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 

 

 
    随着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中心城市的兰州,也在不断挖掘优势资源,开始全方位打造黄河文化风情带、中心城区高层次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三区创意文化研发基地、县区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展示基地的“一带、三基地”文化产业布局,全面兴起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热潮。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实施的青城古镇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项目,更为这个历史悠久、文脉兴旺的古镇带来了发展的最佳契机,以全方位的文化滋养催动着这块土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近日,作为百年来首部以文字记述、诠释古镇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的一部作品,刚刚完成编撰后出版发行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更多专家、学者的目光聚焦到青城。

    四年风雨兼程“触摸”古镇文脉

    青城位于榆中县北部,黄河南岸,距兰州90公里、白银23公里,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青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现遗存的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与自然条件。2006年,被省建设厅、省文物局命名为“甘肃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了进一步挖掘青城古镇文化资源,为打造“黄河第一古镇”品牌奠定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青城镇政府利用世行项目对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整理工作,近日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就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

    据了解,该丛书是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中,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的成果。由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组织实施,市政协副主席范文担任编委会主任,市文广局局长韩德才担任主编。自2009年9月课题组成立以来,组内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在青城开展了长期、深入、全面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无数次走进青城的街头巷尾,通过多种方式不分昼夜不断搜集着有关青城文脉的每一缕信息,他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青城的特色风土人情,更对所涉及的文化项目有了最真实、直观的感知。同时,还对当地及外地相关的文化知情人、“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进行了600多人次的采访,对各项文化遗产(遗址)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查,对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

    韩德才告诉记者:“除青城之外,课题组还先后前往了白银区水川镇、强湾镇,兰州市皋兰县、榆中县、西固区、城关区等地寻找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基本摸清了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发展历史、基本流程、文化意义、传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对所涉及的项目进行了研究整理,最终编撰完成了由《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青城水烟》、《青城小调》、《青城书院》、《青城高氏祠堂》构成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我们还专门聘请了省、市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细致、严格的技术指导,多次召开专题论证会,在不断修改、完善中成就了这项研究成果,并最终通过专家委员会的一致评审。”

    了解青城历史、感悟古镇情怀的“金钥匙”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共分为五册,既不是高谈阔论、包罗万象的文学巨制,也不是滔滔不绝、言辞咄咄的“专著”,朴实无华的那几本分册里,从处处可见的古镇特质入手,呈现出的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这必然会成为人们了解青城历史、感悟古镇情怀的一把“金钥匙”。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一书,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历史与风物、民间游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美术、建筑家居与起居、民间音乐七个章节,全面梳理、记录了青城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阐述了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特点、价值与保护建议。书中重点介绍了道台狮子、英雄武鼓、火狮子、城河“抬子”、青城高跷、旱船、陈醋酿制技艺、长面制作技艺、民间节日、人生礼俗、庙会活动、剪纸、刺绣、砖木雕刻、根雕、起居、饮食、服饰、民间歌谣、地方小戏等“非遗”项目。

    《青城水烟》全面记述了当地烟叶的种植、青城水烟的传流、工具设施、技艺流程、销售渠道、习俗规矩、发展历史、传承谱系等内容,分析了水烟的历史与文化特质以及水烟与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书中还叙述了许多当地老人与水烟相关的真实的故事,生动还原了记忆中青城人的个性特征。

    《青城小调》阐述了青城小调的人文环境、发展历史、曲子结构、传承人等内容,详尽地记录了银纽丝、风筝调、太平年、闪断桥、越调、洛江岸、三朵花、三杯酒、么曰调、渐渐高、梨花调、打拉调12个代表性的曲牌,逐句对比分析了不同曲牌的唱腔特点、发音方式、感情色彩等方面的问题。

    《青城书院》书写了青城书院的发展过程、建筑文化、教育前辈、历史作用与文化价值、青城教育发展史等与青城书院相关的内容,深入剖析了青城书院与青城古镇发展的相互关系,总结了书院的办学思想。

 

    《青城高氏祠堂》以祠堂文化为主线,介绍了青城高氏的源流、家谱、祠堂、重要人物以及家族教育思想、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描绘了黄河上游祠堂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传承祠堂文化、高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挖掘、保护地方文化,为“创新区”建设增光添彩

    记者在翻阅过程中发现,《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从大的文化背景、从多元视角出发,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详细的陈述,既着眼于保护、传承文化传统,又着眼于创新发展文化资源,目的在于为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服务。不仅如此,全套五册书还各自成体系,内容简练、全面,研究翔实、细致,既有对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概述,又有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且图文并茂,相互印证,语言简洁,文风活泼,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学术性。

    韩德才表示:“《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大主题,并依据项目确定的大纲进行了详尽的编著,以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间接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穿插叙述了其间生动的人与事以及他们丰富的文化感情,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正是因为此,这套丛书将对保护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认识青城古镇、了解其文化内涵提供好的媒介,对宣传青城古镇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另一个支撑点,对传承黄河村落文化、打造黄河第一古镇增添新的内容与动力。这也是我市近年来挖掘、保护、传承地方文化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更是助力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项内容。”

    ◆◆专家访谈◆◆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斗城:

    看了这几本书之后我非去一趟不可了

    甘肃人民出版社最近新出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共五册,品读中发现其既不是大部头的巨制,也不是充满学究气的“专著”,更不是所谓名家的大作,而是很普通的几本“小书”。

    第一册名曰《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其把青城古镇的非物质文化作了全面的梳理,言简意赅,青城的历史、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民俗风情、建筑等都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看了此书之后,我才知道我们身旁的青城小镇,竟有如此丰富的文化!

    接下来的几本书就比较“专门”了。第二册《青城水烟》更能引人入胜,我没有想到在清代的盛期,青城的水烟销路竟达全国,比现在的“中华烟”还吃香。难怪有人在这里作对联曰:“低头三吸神游天仙境界,仰天一喷气壮云雾山河。”不光是水烟,其背后还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链”,即加工业、运输业、手工业(如烟锅的制作等)等行业,青城古镇的“文化基因”原来在此!

    第三册《青城小调》更吸引我,因为我同时也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对民间曲艺也很喜好。古代没有电影、电视剧,但民间有听书、观赏曲艺等,一般老百姓茶余饭后听说书人说书、观赏曲艺是主要消遣。青城古镇既为水旱码头,经济繁荣,民间曲艺就必然发达了。此书对青城古镇的民间小调进行了系统梳理,有的还作了现代曲谱,这对传承、创新和研究青城甚至古代西北民间曲艺又很有意义。

    第四册《青城书院》,对青城书院创建的历史、书院的教育、建筑、有关的人物等进行了系统整理。我孤陋寡闻,在未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青城还有一个书院。中国的书院有等级差别,其功能为藏书、讲学、祭祀等。在封建社会中担负着社会教育功能。青城古镇有书院,本身就说明了青城经济的雄厚、文化的发达。历经沧桑,青城的书院不但保存下来,且留下了一些有关的碑刻、文献等,这就为我们研究古代教育,特别是地方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第五册《青城高氏祠堂》对青城高氏祠堂及有关文献进行了调查整理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和其赖以存在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作为基础的,“孝道”、“宗法”是维系家庭的稳定器,因此,人们极为重视家庙(祠堂)的建设。本书提供的材料,又为我们研究此课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总之,我认为这几本“小书”其实不小,其小中见大,不但有“史志”的功用,且给我们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所以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价值。这几本“小书”一定会流传下去,因为要了解古镇青城,我们离不开它。

    很遗憾,我还没有去过青城,看了这几本书之后,我非去一趟不可了,而且要尽快去!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专家马步升:

    这是历史的重量,文化的重量,一方水土的重量

    案头搁着五本关于青城的书,与大部分著作相比,这五本书显得尤其轻盈。然而,当读完后,再将每本书拿在手里掂一掂,却都是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书自身的重量,而且是书中内容的重量。

    青城的地方不算大,不过就是榆中县黄河边的一座小镇,搁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大格局中,其文明的开启史、延续史、传播史、汇聚史,以及影响力,与有些中心区域还不能等量齐观。不过,一种文明的形成都是多源头的,正如一条滔滔大河,都是由无数的潺潺支流汇聚而成的,青城正是中华文明在黄河中上游文化板块的一个重要汇聚点,正是因为这个得天独厚的理由,僻居西北一隅的青城,才能跻身国家视野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青城因占据山河形胜而开埠,因水烟而名播九州,又以水烟为龙头,带动百业兴旺,人文繁盛。物质财富的特质在于其流动性,不确定性,正如流水,可以流入你手,也可以流向别处,一朝财富在手,便是富人,一旦经营不善,又会让你变穷。惟有精神财富是可以永久传承的,随着岁月的迁延,逐渐化为一个民族,一方社会,一个家族的精神血脉,由此代代相沿,成为一种历久弥新时翻时新的文化积淀。而这种积淀的厚薄,正是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标尺,有这种软实力,即便眼下不景气,必然会有重新飞跃之日。

    青城便是如此。那行销四方数百年为青城带来无数财富和荣耀的水烟,那一个个曾经辉煌的并将家族精神传承至今的富家大族,那一曲曲飘荡在山野里巷的民间小调,那曾经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使命的古老书院,还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等等这一切,都是衡量青城重量的砝码,而每一份子,无论是高居廊庙之上的黄钟大吕,还是沉淀于民间的百工杂艺,无不为青城增添着重量。这是历史的重量,文化的重量,文明的重量,一方水土的重量。

    甘肃戏剧专家李智:

    青城非遗勿忘“戏曲演出码头”这一昔日华章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追根查源,较系统地介绍了我省榆中县青城古镇文化遗产,这部书的出版发行非常及时。目前,青城古镇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但是介绍这里的书籍却很难寻到,唯一可见的就是有些关于兰州地名的介绍中有只字片言,因此好多人对青城也是知其名不知其实。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无疑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白,对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有着一定的价值作用。读了这套书让人如同在昔日青城镇繁华街道上徜徉,享受着古色古香的古镇文化。

    翻阅这套丛书之后,心底却牵出了对青城的另一份挂念,那便是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的戏剧文化,如能将其另立分册纳入丛书之中必将锦上添花。昔日青城戏曲演出非常繁荣,有“戏曲演出码头”之称,被当地人称之为“戏窝子”,在当年的老艺人中有句生动的谚语说“到青城登了台,三四个月下不来。”关于青城昔日的戏曲发展盛况可从几个方面来看:

    青城发现神庙、会馆、商业戏园三种规格的戏楼竟然有八座,其中建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的西会馆戏楼和建于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东会馆戏楼是至今在甘肃发现的会馆戏楼中最早的,而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的龙王庙戏楼则为兰州地区神庙戏楼之最。

    一偶之地的乡村镇市竟然就有八处戏曲演出场所,这充分说明了青城本地民间班社演出的活跃程度。当时,青城不仅拥有“青城社火会”、“青城天香社”、“青城社”三个大型民间戏班,还出现了张巨斌、张随、何万寿、高地龙、陶打鼓等一批深受百姓喜爱的秦腔民间艺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秦腔剧作家李干丞、秦腔名家吴占敖都是青城人。这一座座古戏楼是往日秦腔盛世的佐证,这一偶之地曾侵染着当年戏曲繁荣的景象,我们由衷地希望在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再添“戏曲演出码头”这一昔日华章。

    甘肃明清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兰州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李保亮(青城人氏):

    打造极具文化特色且生机无限的“黄河古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近百年来也没有一个用文字来记载青城的文学作品,曾经的《青城记》等都是比较简略地记载了青城,且传播极为有限。《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将这个古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用五册书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诠释,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青城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辉煌的一面,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用文字记载将一个活脱脱的青城展示到世人面前,用特写和白描的手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说,这五本书对今后青城的发展和进步既有推动作用,又有不平常的意义。

    青城的发展关键首先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到这个古镇的“古”,这套丛书恰恰突出了这一特征,为历来青城文化特色的提炼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依据。借此,我也对青城古镇发展的“古文章”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首先是“尊古”,就是要尊重历史并了解历史的脉络,尊重古人和留下来的东西,这样才会令人喜欢青城之古,且不能纠缠于学术之争,讨论而不争论;其次是“复古”,要对现有的古遗址、古民居进行规范、合理的保护、复原,特别是一些破败不堪、濒临消失的文物点应优先得到保护修缮,令其成为后人回味历史、见证岁月的最有力的佐证;最后便是“仿古”,就是在重现原址原貌的基础上,仿制一些结合青城实际、符合青城特点的古建,恢复如条城街等代表青城文化符号的昔日旧景,但切忌照搬异地风貌盲目雷同。

    品书之余有个由衷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研究青城本土民俗、文化、人文的专家、学者能够参与到对青城发展的打造设计中,深入到综合建议、分类设计、整体规划、全方位构思等多个方面和环节,让最专业、最符合青城特色的建议、意见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服务,力求打造出具有真正意义、极具文化特色且生机无限的“黄河古镇”,让青城文化在焕发出无比魅力的同时完好无缺地一脉相承。

 

稿件来源: 2013-04-11《兰州日报》 记者李超文/图

 

© 2013-2023 金城魏氏网 备案号:陇ICP备16002082号-1   网站维护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56号